每年的4月17日是世界肿瘤日,
今年的4月15日-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。
今年的宣传主题是
“科学防癌,健康生活”
世界卫生组织提出,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,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,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改善生活质量,延长生命,减轻痛苦。
认识癌症 全民防癌
什么是肿瘤
肿瘤是什么呢?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,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,当体内细胞生长异常,不受控制,多余的细胞就会形成肿块,这就是肿瘤。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;良性肿瘤不是癌症,而恶性肿瘤是癌症。
预防癌症:从日常习惯做起
1. 戒烟限酒,远离头号风险
吸烟是肺癌、喉癌等的主要诱因,吸烟者肺癌风险比非吸烟者高10-20倍。酒精则是明确的I类致癌物,与肝癌、乳腺癌等直接相关,饮酒“上脸”人群更需警惕。
2. 吃对食物,营养是天然护盾
少红肉、多蔬果:每周红肉摄入不超过500克,多吃西兰花、番茄等富含抗氧化物的蔬菜。
警惕高温烹饪:烧烤、油炸产生的杂环胺和多环芳烃是致癌物,建议多用蒸煮方式。
控糖限盐:高糖饮食促进炎症,腌制食品增加胃癌风险。
3. 动起来,让细胞更“活跃”
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),可降低结直肠癌、乳腺癌风险。久坐人群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,简单拉伸也能改善代谢。
4. 好心态,免疫力的“充电器”
长期焦虑、抑郁会削弱免疫功能。研究发现,癌症患者中约70%有情绪问题史。通过冥想、社交、兴趣培养等方式减压,是防癌的隐形护甲。
早筛早诊:癌症的“黄金防线”
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
癌症早期治愈率可达90%以上,但晚期生存率显著下降。以下筛查手段需重点关注:
1.肺癌:低剂量螺旋CT(高危人群每年一次)。
2.乳腺癌:乳腺超声+钼靶(女性40岁起定期检查)。
3.消化道癌:45岁起定期胃肠镜检查,尤其是有家族史者。
4.宫颈癌:HPV疫苗接种+定期TCT检测,可有效预防。
生命无价,防癌始于点滴
癌症防治是一场全社会的持久战。从减少一支烟、增加一份蔬菜,到定期体检、参与公益筛查,每个人的行动都能为生命筑起防线。
我们呼吁关注癌症防治,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。肿瘤并非不可战胜,了解它、预防它、科学应对它,才是关键!
※部分图片、文字转载自网络